今年三月中旬爸妈从家里为我寄来了许多我的「家当」。这些箱子漂洋过海历经大半个月在上周寄到了家,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既说是家当,自然也包括我房间书架上的一些书。这些书大多从少年时代起陆续相伴左右,有的一读再读,有的只草草翻过,也有的一次次下决心要读完,却终究半途而废……而这些熟悉的面孔, 也让我从记忆的故纸堆里翻出些与他们相关的二三事。

四本名作欣赏是小学毕业时班主任沈老师送的。朱自清的《春》、《匆匆》和《背影》都选入在小学高年级的课本里,还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我那时便十分喜欢,尤其是《背影》,每次读总是忍不住落泪。所以这四本名作欣赏也是朱自清的这本看得最多,《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都记忆深刻,如今想来也许我对于汉语之美的最初体认就来源于朱自清吧。林语堂和梁实秋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作家。我记得那时听爸爸说他们两人都是被鲁迅先生批判的“反面作家”,所以在大陆得不到宣传。但得益于老师的荐引,我时不时会随机选一两篇来读。林语堂这一本里节选的《京华烟云》我很喜欢,而随着千禧年代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我也可以去网上找到更多关于作家的生平故事,一番了解之后觉得林语堂的人生真是很酷,看着他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潇洒自如地漫游,也让少年的我有了长大以后要去开眼界见世面的心愿。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是初中毕业时班主任徐老师所赠。厚厚的一大本,我每次都是随机翻开一页读,虽然读罢会想着下一次可以继续,于是将书角折起来以作记号,但每每下回都还是随机乱翻书……所以如今的这本书里充斥着这些没有用的记号。徐老师在课上总会补充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比如陆游唐琬的《钗头凤》,《红楼梦》里有趣的人物族谱,都让我听得津津有味……我总觉得徐老师对于我们的用心远在传授知识之上,即使是对于班里的后进生她也从不放弃。我们班里成绩最末的那位同学后来从了军,节假日里还时常会去看望徐老师,他后来转业后回乡去了体制内的单位,至今也都发展的很不错。初中校园门厅之后有个教师简介的橱窗,徐老师写在那里的是 「让自己俯下身去说话,让学生挺起脊梁做人」,其言其行都让我感佩至今。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语文新课标读物系列让我想起骑着单车去逛新华书店的场景。如今想来那些骑车上下学,去老师家补课,在八一南街上的不同书店和文具店里穿梭的时光真是美好惬意,尽管其实所去的好多都是老师指定的教辅书店(「金城」,「新时代」之类的),但总是可以顺道去对面的新华书店看一看,或者去唱片店淘一淘偶像们新出的专辑,一个忙里偷闲的周末下午还是让人心满意足。

2004年出版的这套张爱玲全集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这一套书对于当时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水平而言可称得上是价格不菲,我还记得当时在新华书店里,我在书架上看来看去,哪一本都舍不得放回去,于是妈妈说那就把整套都买了吧,很开心地带着我去收银台付了款。我感谢妈妈对我如此慷慨,更感谢她从小到大对我慷慨的爱。她一直鼓励我女孩子要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得到是最有底气的。而妈妈能大手一挥,为我买下一整套张爱玲全集的样子,无疑在我心里留下了最好的佐证。

如果反思我是如何逐渐踏上文艺青年这条不归路的,余秋雨也是必须提到的名字。初读他的《文化苦旅》我似乎醍醐灌顶,有种「有文化真好」的朴素感叹,也感受到中国广袤河山与丰富历史文化之于我的强大魅力。范钦的天一阁,朱耷的青云谱,顾贞观的《金缕曲》等等都在我心中种下了种子,日后要慢慢发芽枝繁叶茂。 余光中也让我感到汉语的美妙和神奇。方块字经过诗人笔下的纵横捭阖产生了独特的画面与音乐之美,回味无穷。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最爱。总觉得那篇文章有股神奇的魔力能让我完全沉浸于其中。「春天是树间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的离开它,我会怎样思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而梦也梦不到它……」 依然可以记得早读课上读着读着会不忍落下泪来,也许是为深沉的母爱,也许为作者的多舛的命运,也许是为园中那个孤独又永恒的世界。但我真正能体会到史铁生的伟大还是在许多年以后,当我能更加体会到他在困于身体病痛之时还能有强大的心力写下如此文字。

花城出版社的那本筱敏的《捕蝶者》也有它独特的地位。高中语文课,在滕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到了筱敏写的关于俄国十二月党人的文章《山峦》,那句「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真是让我备受震撼。之后又逐渐接触到林贤治笔下的朋霍费尔,马丁路德金, 索尔仁尼琴。也是滕老师的引导,我开始期待阅读每周的《南方周末》。那几年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我都小心保存着,《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真是让年轻的我读得心潮澎湃。我感受到自由的力量,开始明白宪政与公民社会的重要,也期待着民主与法制的进步。

对于安妮宝贝,我是从2007年的那本《素年锦时》开始着迷的,此后她出新书了我都会买一本。小说《春宴》差强人意,而之后的几本散文集《眠空》、《月童度河》,《得未曾有》都让我多多少少有些失望,直到2019年的小说《夏摩山谷》才方又觉得读之有味(但这也不是一部写给大众读者的书)。有时会想是否应该倒回去把她的成名作《蔷薇岛屿》、《莲花》等等也看一遍,但转念又觉得那「颓废少女风」距离现在的我实在太过遥远,已没有如此心境再去与那样的文字共情。

白岩松的自传《痛并快乐着》一直没有仔细去读,也许是当时的优先级没有比过曾子墨的《墨迹》和 陈鲁豫的《心相约》。《墨迹》让我对于达特茅斯学院和美国的常春藤联盟有了一个更具体的了解,而陈鲁豫的英语比赛得奖的故事也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我的英语学习,都算是有所收获。不过如今要是来个优先级排序,我想我应该会最先看柴静的《看见》。

钱钟书的《围城》是大学时读的,除了好看之外还带来一个意外的Benefit:解压。我那时候正忙于申请出国,常常因准备各种材料和考试而感到焦头烂额,也难免焦虑。《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的「克莱登大学」于是成了我的一个心理安慰,我觉得自己再不济总比方鸿渐强一些吧。但许多年之后,我慢慢明白拿着克莱德大学学位的方鸿渐,他最终囿于其中的,竟也是普通人具有普遍性的困局。由此对他的同情也多了一二。钱先生的书我只读过《围城》,对比起来还是杨绛先生的作品读得更多。《我们仨》、《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 《将饮茶》,都非常喜欢。

梁漱溟先生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儒者,而且是位硬骨头,在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中也守住了气节。我期待去了解他看世界的眼光,但这本《这个世界会好吗?》以及后来的《我是怎样一个人——梁漱溟自述》都是每次拿起没有读完就搁置了。也许是缘分还未到,我期待未来与他的相遇。

《全球通史》是高一时的历史老师推荐读的。记忆里金老师那时刚从华东师范大历史系硕士毕业,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他也是我们隔壁班的班主任,许多班队活动、新年晚会之类的两个班级都会相互合作。而金老师又平易近人,风趣幽默,所以他总对于我总有许多的亲切。我高考结束即将离校的时候还在校园里碰见过金老师。那时他骑着车经过,看见我便停下车来交谈了许久。我那时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并不满意,他也许看出了我的意志消沉,所以鼓励了我许多,此情此景,让我感念至今。然而前几年忽闻金老师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他正值壮年,于事业家庭都是中流砥柱之际,如此匆匆辞世,怎能让人不扼腕叹息。

几米漫画在我长大的年代也是风靡一时,最有名的也许是后来改编成电影,由金城武、梁咏琪主演的《向左走,向右左》,以及梁朝伟、杨千嬅主演的《地下铁》。但在我的collection里只有这本《我不是完美小孩》。其实从小到大我在「追求完美」的歧途上踩了不少坑,痛定思痛方才明白接受所有不完美是才是人生修习的重要功课。

「如果一切完好,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不就无事可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