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inutes
心牧场—记2024年盛夏读李娟
当《羊道》三部曲看到最后一部《深山夏牧场》的最后一章,我便有种不舍得看下去的复杂情绪——不舍之中夹杂着隐忧甚至有些焦虑,就类似是一瓶安眠药眼看只剩最后一颗,也没有refill了,可如何是好。记得在一档访谈节目里,主持人提到自己认识一个送水小哥,从前一直得依靠酒精入睡,但自从无意中读到了李娟的书,每晚的睡眠就再不需要依靠喝酒了,只要借着书中的故事便可入梦。当时听到此处就觉得真应与送水小哥喝一杯,道一声「懂你」。
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心中对于李娟和她的书当然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我自己是从《记一忘三二》开始初识李娟,然后紧接着看了《冬牧场》以及合称《羊道三部曲》的《春牧场》《前山夏牧场》和《深山夏牧场》。也许是这样的阅读顺序,我最初认识和感受到的是李娟自己的成长和生活。她是多么特别的一个人,写作的才华和天赋毋庸置疑,无论看似多么微小不起眼的事物,在她笔下也能尽显其特别和有趣。她更能用幽默的杠杆,看似毫不费力地就托举起沉重无比的痛苦往事和回忆。就像在讲一桩桩好笑的故事给你听,可你笑着笑着,心底却泛起一阵心酸。我时常还会想起书里那些感觉距我遥远又陌生,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过年记》里外婆为了省钱家里就一直不过年的传统;《冰箱记》里堆积如山的残羹剩饭遭遇社区大停电而酿成的惨剧;《挨打记》里被小学班主任老师命令自抽耳光几近失聪的残酷;《风华记》里两个年轻女孩在穷困逼仄的出租屋里相互取暖扶持,在心中升起的光明……
「李娟真是一个特别的人」,这是我在读《记一忘三二》时不时会有的感叹。她的故事和经历距离我成长生活的现实相距甚远,有许多是我不曾想到的另一种人生方式。而当她用特别的才华将这一切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份「特别」传递给我的还有一份「成为你自己」的巨大能量。尽管李娟总说自己骨子里是一个孤独自卑又悲观的人,但这又怎么样呢,在这些之上不是照样开出了明媚璀璨有强大生命力的花朵么?「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当终于发现所有经历都融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渐渐积攒了足够的信心「接受并成为自己」—这样的信念和愿力是当下的我在阅读过程中意外感受到的。
如果说《记一忘三二》只是华灯初上,那么《冬牧场》和《羊道三部曲》这四部长篇就绝对是大幕拉开之后的压轴大戏了,写的是李娟随北疆牧民家庭逐水草而居,在粗犷苍茫的阿勒泰山区游牧、转场、迁徙、生活的日子。我最喜欢的还是《冬牧场》,李娟也把这本书称为她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因其「终于为自己的写作找到了出口,趋于从容」。《冬牧场》里,为了使羊群大畜们平安过冬,哈萨克牧民牧居麻一家去往乌伦古河以南放牧生活三个月。他们在极寒之中迁徙、放牧、背雪、拾羊粪烧火,在转场途中常常凌晨三点就要起床收拾行装,所有的家当装上骆驼,骑着马,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去往这苦寒之地中一程又一程的临时「定居点」。游牧中的生活是极为艰苦寂寞的。外出放羊的牧羊人必须顶着严寒在野外待上一整天,在这广阔又寂寞的荒原里,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自己一人。男人们外出放牧,女人们也同样承担着繁重的劳动:背雪取水,做饭煮茶,烤馕,挤奶,秀花毡,熬制黄油,搓牛皮绳…….严酷的自然环境加之以过度的劳作,青春、健康都被过早地消耗了,所有人看起来都要比自己的实际年龄年长许多,但「扛下去」似乎又是最理所当然的事,只要还有热茶,有烤馕,有烟,有止痛药,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家人。
看书的时候我常想,如果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估计真的会冻死在路上。早已习惯了现代生活的我,也从未想过几个月没有水洗头洗澡洗衣服,饮食极度单调几乎没有蔬菜水果,也没有互联网的日子。可这些就是生活在遥远北疆哈萨克牧民们的日常呀。但就是在这样贫瘠动荡的日子里,他们也有简单的快乐、满足、宁静、敞亮……在炎热的盛夏,读着这样一本讲述「寒冷」的书,冬牧场上那一个个寂寞又坚强,惶然又温馨的故事真的可以让心平静下来。因为即便是如我这样,生活在千里之外,穿梭于城市车水马龙中的人,又何尝没有需要面对的风雪呢(有时候那暴风雪还极为频繁猛烈)。
我读的《冬牧场》是2018年的再版。但在写这篇文章时猛然发现2023年最新版的自序里,李娟这样写道:
这本书是一部陌生民族的生存景观图,也暗藏我个人的一段狼狈的过往史。它写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刚巧同步着自己人生的一段困境。十多年来,每一次重读它,每一次重陷种种寒冷的记忆,每一次都能被寒冷中人与人的相处细节深深温暖。然而时间越久,某种缺憾越大。所幸它可能并不重要。和我所记录所赞美的牧人们的勇敢坚韧相比,它可笑极了。所幸再寒冷无边的冬天也有着温暖宁静的内核。而自己那段四处漂泊、狼狈无措的人生,也总是鼓涨强烈的希望。
就在这一刹那,我感受到了与作者之间某种强烈的心照不宣。